兒童的睡前戰爭

2008061015:24

 

三歲到六歲階段的孩子,通稱學齡前兒童,他們一般的語言溝通能力發展神速,邁入所謂人生的「好問期」,「為什麼」經常掛在嘴邊,往往問得身旁的成人們無話可說,甚至於大動肝火。除此之外,幼兒由於大腦神經系統成熟度提升,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猛進,不僅大肌肉運作的動作技能表現精湛,小肌肉牽引的精細動作技能也常令旁人驚嘆連連。

認識環境的能力拓展了,與他人互動的範疇廣化了,因此幼兒非常急切地想要探索這個充滿誘惑的生活世界,無時無刻,無地無處,每每展現他探索世界的實際行動。當他嚐到能夠掌控自己及學習掌控環境的滋味,幼兒上癮了,他們需求更多的掌控、更多的練習,而清醒的時間似乎不夠用,自然挪用睡眠時間。就這樣,幼兒不斷延遲睡覺時間所爆發的親子間關係緊張衡突,成了家有幼兒父母們的夢魘。

站在幼兒成長的立場,三?六歲學齡前階段,是一個人能否「自動自發」做事的性格發展很重要的關鍵。如果父母教養適當,孩子終生主動任事、勇於負責;相反地,若父母管教失當,可能造成孩子遇事退縮、事後塞責的個性。值此「自動自發」性格養成關鍵衍生的睡前衝突,陳述幾項可行的建議於後:

一、父母須瞭解小娃拖延睡眠時間的正面意義,同時建立願意面對挑戰的心態,於各種問題出現的時刻,比較能夠泰然應付,妥善處理。

二、孩子的多問、好動是基於幼兒熱切認識環境所致,包容他,並且進一步給他時間緩衝。也就是說,允許孩子上床後可以有十分鐘提問或輕鬆活動,時間到,孩子要慢慢學習安靜下來,閉眼入眠。好習慣的養成,躁進不得,父母務必要體會漸進建立的道理,耐心訓練。

三、改變環境,營造舒適溫馨的入睡氛圍。譬如買個孩子喜愛的小夜燈,床罩是孩子自選的花樣,幫他購置一條特別的小棉被,還有讓他挑選一個可以安然擁睡的套枕或填充布偶…..。所有的變化,無異昭告孩子,已然正在進行一項全新的生活,若再配合父母在旁的諄諄引導,印象或許更深刻。

四、調整睡前的一些小習慣,故事聽完了,來個輕鬆的兒童催眠音樂;音樂播畢,教孩子靜靜想著明天晨起要做的事情;安排孩子可以靜靜跟隨做的活動,孩子收心後就含笑入睡了。

五、日間送到托兒所、幼稚園的孩子,父母得商請園()負責人,午休不要過長,避免孩子蓄積體能,助長延遲睡覺的可能性。

謹慎耐心處理好幼兒的「睡前戰爭」現象,可望孩子養成了按時就寢的好習慣;同時,孩子自動自發的個性,也加了很多分喔!